9月11日上午,新闻与传播学院“聆听大家——教育部与文旅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家系列讲座”继续开讲。为提升我院科学研究水平,开阔学术研究视野,指导我院学科建设,应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影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厉震林教授在腾讯会议作了题为《辨析和重估:“十七年”电影表演美学的史学述评》学术讲座。
厉震林教授作题为《辨析和重估:“十七年”电影表演美学的史学述评》学术讲座
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吕静、副院长王冰等院领导,我院戏剧影视学类专业师生,以及来自南阳师院,中原工学院,周口师院,安阳师院,洛阳师院等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共数百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吕静主持。
讲座开始后,吕静院长首先介绍了厉震林教授研究方向、研究经历和主要科研成果等基本情况,热忱欢迎厉震林教授作此次学术讲座告,并邀请厉震林教授在合适时间到校指导工作。
厉震林教授的讲座分为 “十七年”电影表演美学时间美学变迁过程、“十七年” 电影表演、“十七年”电影表演的重要类型、“十七年”电影表演的重要思想及训练体系、“十七年”的电影表演美学辨析等五个部分,在讲座中,厉震林教授指出1949年至1966年形成的“十七年”,是一个特定的政治和文化概念,在中国政治人文图谱中,这是一个光辉灿烂的历史时期。 厉震林教授认为,与新中国政治文化发展互为表里,“十七年”的电影表演,有美学的逻辑性和一致性,也有它的渐进性和迂回性,经历了行为化表演、内心化表演、人情化表演、典型化表演的四个发展阶段。厉震林教授还分析了“十七年”的电影类型,他指出“十七年”的电影中,类型片表演蓬勃发展并成为一种时代文化标识,战争片、喜剧片、农村片、反特片、爱情片、体育片等构型成熟表演形态。此外,厉震林教授也讲解了“十七年”电影表演的重要思想及训练体系,分析了斯坦尼表演体系、“体验学派”、民族表演风格等演变和特征。最后,厉震林教授还与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厉震林教授线上讲解
本次讲座,厉震林教授以站在学术最前沿的高度,奉献了一场精彩、生动、内容宏富的高端讲座,对促进我院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提升学术水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有效促进了我院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
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聆听大家——教育部与文旅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家系列讲座”,目的是为提升学院戏剧影视学类专业的建设层次,邀请了知名的学界专家大咖,云端指导,从学术科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等不同领域对学院工作进行深度的指导。为增加兄弟院校合作,共同携手发展,本次系列讲座也同时向省内各兄弟院校相关院系发出了参会邀请,受到了兄弟院校的热烈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