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战胜水灾的英雄大禹治水的典故”“我知道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诸葛亮的故事”……2020年9月18日,平顶山市100余名小学生兴趣盎然地与“鹰城气象科普博士讲解团”成员一起,分享美丽动人的气象故事,标志着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鹰城气象科普博士讲解团走基层”项目启动。
河南省平顶山市科协科普部部长张现会、平顶山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金萍,平顶山学院教务处处长、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秦方奇,平顶山市湖光小学校长王洪芳出席启动仪式。
(“鹰城气象科普博士讲解团”成员集体合影)
“鹰城气象科普博士讲解团走基层”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9年10月立项的10大科普专家团走基层科技志愿服务项目之一。
“鹰城气象科普博士讲解团”由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及其“气象(生态 )传播研究中心”的九名博士组成,每个博士带三名中青年教师组成研发小组,分别开发出“文字中的气象印记”等九大主题课件,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汉字、陶瓷、二十四节气及民俗、谚语、文学作品、电影、诗词、旅游、美食等入手,梳理其中与气象科学和气象文化相关的内容,以故事、画面等形式呈现,以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化高深为通俗,巡回市县中小学进行讲解,同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与社会公众在线上互动,形成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气象科普“i科普”模式,把博士的丰富学识和中小学生的强烈的科普意识相结合,使博士不仅在象牙塔做科研,也带头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并通过学生气象科普带动社会气象科普,最后,将“鹰城气象科普博士讲解团”打造成为河南“i科普”品牌。
(参会观众们认真聆听讲座)
《文字中的气象印记》精选100个汉字,介绍其产生来由、蕴含意义,指出其与气象文化的关系,包括日月星辰、四季更替、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内容。《陶瓷中的气象纹饰》梳理陶瓷中的气象纹饰,在图文并茂中向学生讲解古代气象文化。《节俗中的气象文化》在阐述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讲解中国古代气象知识。《谚语中的气象科学》阐释中原一带气象谚语,讲解其中的气象科学知识。《文学中的气象故事》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选择重要的为群众所熟知的故事进行讲解。《电影中的气象镜头》在中外电影中选择包含暴雨干旱等气象因素在内的气象电影镜头进行讲解。《诗词中的气候变化》在古今中外诗词中理解气候变化大问题。《旅游中的气象景观》通过欣赏美妙的气象景观,来领略祖国之美,气象之妙。《美食中的气象奥秘》深挖美食与气象之间的关系,讲美食,品气象。
(张玉华博士在生动讲解)
“鹰城气象科普博士讲解团走基层”采取的科普方式是巡回在平顶山市和相关市县部分中小学进行讲解,也可在线上进行科普讲解。
平顶山市湖光小学为博士讲解团第一站,平顶山学院张玉华博士讲解 《文学中的气象故事》,她以文学故事为视角,分别从“神话”、“民间故事”和“历史典故”三个方面为同学们描绘了文学中的气象故事,为同学们打开了通往气象知识的大门。将古代文学赏析与现代气象科技知识普及相结合,小学生们兴趣十分强烈,学习气氛高涨,多次主动互动,在趣味体会中学习了气象知识。
(刘立成博士宣布“鹰城气象科普博士讲解团走基层”项目正式启动)
“鹰城气象科普博士讲解团走基层”项目负责人、河南省第二批首席科普专家、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立成博士称,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天职,博士应该走出象牙塔,把高深的知识用通俗的话语传播给中小学生,在中小学生心中播撒热爱科学、探求科学的种子,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供稿:赵亚峰 张琰 吴昊)